东方归言录,东方归言录wiki

东方归言录,东方归言录wiki缩略图

宋讷传翻译

宋讷传翻译

原文: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寿卿,元侍御史。讷性持重,学问该博。至正中,举进士,任盐山尹,弃官归。洪武二年,徵儒士十八人编《礼》、《乐》诸书,讷与焉。事竣,不仕归。久之,用四辅官杜斅荐,授国子助教。以说经为学者所宗。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改文渊阁大学士。尝寒附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帝制文警之。未几,迁祭酒。时功臣子弟皆就学,及岁贡士尝数千人。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十八年复开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由太学者三之二。再策士,亦如之。帝大悦。制词褒美。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讷陛辞,帝惊问,大怒,诛熂、文徵等,留讷如故。讷尝病,帝曰:“讷有寿骨,无忧也。”寻愈。帝使画工瞷讷,图其像,危坐,有怒色。明日入对,帝问:“昨何怒?”讷惊对曰:“诸生有趋踣者,碎茶器。臣愧失教,故自讼耳。且陛下何自知之?”帝出图。讷顿首谢。

长子麟,举进士,擢御史,出为望江主簿。帝念讷老,召还侍。二十三年春,讷病甚,乃止学舍。麟请归私第,叱曰:“时当丁祭,敢不敬耶!”祭毕,舁归舍而卒,年八十。帝悼惜,自为文祭之。又遣官祭于家,为治葬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讷始。正德中。谥文恪。

讷尝应诏陈边事,言:“海内乂安,惟沙漠尚烦圣虑。若穷追远击,未免劳费。陛下为圣子神孙计,不过谨边备而已。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汉赵充国将四万骑,分屯缘边九郡,而单于引却。陛下宜于诸将中选谋勇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制,立法分屯,布列要害,远近相应。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策也。”帝颇采用其言。讷既卒,帝思之。官其次子复祖为司业,诫诸生守讷学规,违者罪至死。

明开国时即重师儒官。许存仁、魏观为祭酒,老成端谨;讷稍晚进,最蒙遇。与讷定学规者,司业王嘉会、龚斅。三人年俱高,须发皓白,终日危坐,堂上肃然。而张美和、聂铉、贝琼等皆名儒,当洪武时,先后为博士、助教、学录,以故诸生多所成就。魏观事别载。

嘉会,字原礼,嘉兴人。以荐征,累官国子监司业。十六年,亦以老请归,优诏留之。年八十卒,赙恤甚厚。

译文: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亲宋寿卿,元时任侍御史。宋讷性格持重,学问渊博。至正年间,考中进士,任盐山尹,弃官归家。洪武二年,征儒士十八人编写《礼》、《乐》等书,宋讷参与其事。事情完成后,不任官而归。很久以后,由于四辅官杜斅的推荐,授任国子助教,以讲经被学者推崇。十五年,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命令撰写《宣圣庙碑》,称合旨意,赏赐丰厚。改任文渊阁大学士。曾因寒冷靠近火,烧到胁下衣服,烧到皮肤才发觉。皇帝作文章警示他。不久,升任祭酒,当时功臣子弟都去学习,以及岁贡士曾有数千人。宋讷为他们严格制定学规,终日端坐讲解不虚度光阴,夜里常常住宿在学舍。 洪武十八年,又开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多人,由太学出来的占了三分之二。再次策试士人,也如此。 皇帝大焉喜悦,作文词褒扬。助教金文征等人恨宋讷,向吏部尚书余忾诬陷他,下文书命令他退休。宋讷面见皇帝辞官。皇帝惊讶地问了情况,大怒,诛杀余忾、金文征等人,留任宋讷原职。宋讷曾有病,皇帝说:“宋讷有长寿骨,不要担忧。”不久病愈。皇帝让画工窥视宋讷并画他的像,正身而坐面有怒色。第二天入朝奏对,皇帝问他昨天为何发怒。宋讷惊恐地对答:“诸生有人走路仆倒,打碎了茶器。臣惭愧有失教导,所以自我责备。而且陛下从何处得知的呢?”皇帝拿出图像。宋讷叩头谢恩。

长子宋麟,考中进士,提拔焉御史,出京外任望江主簿。皇帝顾念宋讷年老,召回侍奉。洪武二十三年春,宋讷病重,于是住在学舍。宋麟请求回归私宅,宋讷叱责他说:“现在正当丁日祭祀孔子,能不敬重吗?”祭祀完毕,抬回家而去世,享年八十岁。皇帝悼念痛惜,自撰祭文祭奠。又派遣官员到家祭奠,并为他修治葬地。文臣四品给予祭奠安葬的,从宋讷开始。正德年间,谧号文恪。

宋讷曾经应诏陈说边防事务,说:“海内太平,只有沙漠尚要麻烦圣上思虑。如果穷追远击,未免劳累糜费。陛下为圣子神孙考虑,不过谨慎边防兵备罢了。防备边塞在于充实兵力,充实兵力在于屯田。 汉趟充国率四万骑兵,分别屯兵于沿边九郡,而单于退兵。陛下应在诸将中挑选有勇有谋的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制,立法分别屯田,布置在要害处,远近相呼应,遇到敌人就作战,贼寇离去就耕田,这是长久之策。”皇帝多采用他的言论。宋讷去世后,皇帝思念他,任他的次子宋复祖为司业,告诚诸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犯的人罪重至处死。

明开国时就重视教官,以儒生任教职,许存仁、魏观任祭酒,老成庄重谨慎。宋讷稍晚进用,最蒙受恩遇。与宋讷制定学规的人,有司业王嘉会、龚斅。三个人年纪都老了,须发皓白,终日正身而坐,堂上肃静。而张美和、聂铉、贝琼等人都是有名的儒士,在洪武时,先后任博士、助教、学录,所以诸生多有成就。魏观的事另外记载。

我本将心照明月,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我本将心照明月,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天下无贼》中黎叔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让多少人感慨!根据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这两句话的出处做一番考据!以供参考!

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详解:

第15106页,最后一行,“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咏馨按:此一段句读多误,应为“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

注:曼殊和尚——苏曼殊也,(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代表作有《断鸿零雁记》及《碎簪记》。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曾三次出家。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另,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另,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妾为丝箩,愿托乔木;些句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妾为丝箩,愿托乔木;些句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把女人比喻做丝萝,把男人比喻做参天大树”这句是没错,但是“说女人要依附男人的庇护,才可以生活得好”是有问题的。

人家女方的意思不是说我一个女人就一定要依附着一个男人过活,而是说我这个女人肯依附你,肯让你当我的依托,也就是想和你共结连理。只是展现出对男方的示爱,没有表现出靠男人养着自己的卑懦的意思。应该是化了 屈原《楚辞 九歌 山鬼》篇之意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唐传奇·霍小玉传》中小玉对李益的殷勤寄问曾说起的“女萝无托”。

《红拂记》中毅然夜奔李靖的红拂自荐时谈起的正是“妾本丝萝,愿托乔木”。

王冕窃学文言文翻译

王冕求学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王冕求学 翻译

王冕,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进入学堂听学生念书,听完便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忘记了他的牛。有的(人)牵着牛来责备(他的牛)践踏了田地,(王冕的)父亲生气了,用鞭子打王冕,过后(他)仍然像以前(那样)。(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像这样着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夜里偷偷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照着佛像前的灯光读它,读声朗朗一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然)是小孩,(但是)心神安逸好像没有看见。

安阳一个叫韩性的人听说后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韩性过世,(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回到故乡,王冕买白牛来驾母亲的车,自己穿着古代的官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路旁笑,王冕也笑了。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是哪首诗里面的?可以把全部的诗都传上来吗?

【年代】:宋 【作者】:宋无名氏 【作品】:九张机十九首 【内容】: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都将春色,藏头里面,不怕睡多时。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以上宋无名氏作品《九张机》共19首

清朝的吴晚村写过董鄂妃的诗?

1、清朝没有一个叫吴晚村的人。

2、清初有一个叫吴梅村(吴伟业,号梅村)的著名诗人,写过四首《清凉山赞佛诗》,内容是关于顺治与董鄂妃的。

3、附诗:

【其一】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汉王坐法宫,一见光徘徊。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

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

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

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言过乐游苑,进及长杨街。

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携手忽太息,乐极生微哀。

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

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

今日乐方乐,斯语胡为哉?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

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苔。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其二】

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

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

割之施精蓝,干佛庄严饰。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

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

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

流涕卢郎才,咨嗟谢生笔。尚方列珍膳,天厨供玉粒。

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食。黑衣召志公,白马驮罗什。

焚香内道场,广坐楞伽译。资彼象教恩,轻我人王力。

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高原营寝庙,近野开陵邑。

甫望仓舒坟,掩面添凄侧。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

【其三】

八极何茫茫,曰往清凉山。此山蓄灵异.浩气共屈盘。

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颜。日驭有不到,缥缈风云寒。

世尊昔示现,说法同阿难。讲树耸千尺,摇落青琅玕。

诸天过峰头,绛节乘银鸾。一笑偶下谪,脱却芙蓉冠。

游戏登琼楼,窈窕垂云鬟。三世俄去来,任作优昙看。

名山初望幸,衔命释道安。预从最高顶,洒扫七佛坛。

灵境乃杳绝,扪葛劳跻攀。路尽逢一峰,杰阁围朱阑。

中坐一天人,吐气如栴檀。寄语汉皇帝,何苦留人间。

烟岚倏灭没,流水空潺湲。回首长安城,缁素惨不欢。

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

惟有大道心,与石永不刊。以此护金轮,法海无波澜。

【其四】

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仙人觞瑶池,白云出杯底。

远驾求长生,逐日过蒙汜。盛姬病不救,挥鞭哭弱水。

汉皇好神仙,妻于思脱屣。东巡并西幸,离宫宿罗绮。

宠夺长门陈,恩盛倾城李。秾华即修夜,痛入哀蝉诔。

苦无不死方,得令昭阳起。晚抱甘泉病,遽下轮台悔。

萧萧茂陵树,残碑泣风雨。天地有此山,苍崖阅兴毁。

我佛施津粱,层台簇莲蕊。龙象居虚空,下界闻斗蚁。

乘时方救物,生民难其已。淡泊心无为,怡神在玉几。

长以兢业心,了彼清净理。羊车稀复幸,牛山窃所鄙。

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持此礼觉王,贤圣总一轨。

道参无生妙,功谢有为耻。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里。

文言文窦少卿的翻译文

有窦少卿者家于故都。素(明抄本“素”作“索”)于渭北诸州,至村店中。有从者抱疾,寄于主人而前去。历鄜、延、灵夏,经年未归。其从者寻卒于店中。此人临卒,店主问曰:“何姓名?”此仆只言得“窦少卿”三字,便奄然无语。店主遂坎路侧以埋之,卓一牌向道曰:“窦少卿墓”。与窦相识者过之。大惊讶,问店主,店主曰:“牌上有名,固不谬矣。”于是更有识窦者经过,甚痛惜。有至亲者报其家,及令骨肉省其牌,果不谬。其家于是举哀成服,造斋相次,迎其旅榇殡葬。远近亲戚,咸来吊慰。葬后月余,有人附到窦家书,归程已近郡,报上下平善。其家大惊,不信,谓人诈修此书。又有人报云:“道路间睹其形貌,甚是安健。”其家愈惑之。遂使人潜逆之,窃窥其路左,疑其鬼物。至其家,妻男皆谓其魂魄归来。窦细语其由,方知埋者是从人,乃店主卓牌之错误也。(出《王氏见闻》)

翻译:有个叫窦少卿的人,家住在故都。窦少卿离家到渭北各个州去考察巡游,来到一个乡村小店,随他同来的一个仆人得病不能同行。窦少卿将这个仆人寄放在店主这儿,自己继续去巡游考察,先后到过鄜州、延州、灵夏等地,有一年多没有回家。这期间,在窦少卿离开那家乡村小店后不久,他寄放在店主家的那个仆人病势突然转重,死在店主家。临死前,店主问他:“你叫什么名字?”这个仆人只说出:“窦少卿”三个字,就再也不出声了。于是,店主在路边掘个墓穴,将这个仆人埋在里面,并在墓前竖立一块墓碑,上面刻着“窦少卿之墓”几个字。有个跟窦少卿认识的人路过这里,看到墓碑上的名字非常吃惊,问店主是怎么回事?店主回答说:“碑上有名有姓,一点也不假。”后来,有个跟窦少卿非常熟悉的人路过这里,看到墓碑上的名字,很是痛惜。有个跟窦家非常知近的亲戚将这事告诉了窦家。窦家派出窦少卿的儿子前往这家村店去察看墓碑,果然如此。于是窦家全家穿上哀服为窦少卿发丧,相继设斋为窦少卿奠祭。并且,将墓里的灵柩迎运回家中安葬。不论是远道的,还是近处的亲朋好友都来吊唁慰问。下葬后一个多月,忽然有一天,一个人捎来一封窦少卿的书信给窦家。信上说他就快要回到本郡来了,并向全家老少报告他平安,安康,一切都好。窦家见信后无限惊讶,全家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说一定是故意写封书信搞诈骗。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报告说:“我在路上见到了窦少卿,非常健壮。”窦家人愈加疑惑,于是派人偷偷去迎视窦少卿。去迎视的这个人见窦少卿远远走过来,便躲藏在路边偷偷窥视,怀疑走来的是窦少卿的鬼魂。待到窦少卿进入家门,妻儿老小都大喊大叫道:“鬼来啦!鬼来啦!”窦少卿仔细讲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后,家里才知道下葬的是随从仆人,如此大错是那家村店主人立碑刻字造成的啊!

慈母手中线,游子生身上衣.未下白银走,京城传喜事.这首诗出至那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是一首诗的两句《孟子吟》 未下白银走,京城传喜事 说的应该是中举之后的喜庆,这不是一首诗, 孟郊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榜.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这次,他进士及第了,而这时,他也已经46岁了.《登科后》写了他的喜庆心情,有点像这个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出处是那首诗?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 但从能够查到的出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记》最早

毛遂自荐中毛遂说过一段锥子放进布袋那段话怎么说的?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 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 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 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食 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贤 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 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 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 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 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 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 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 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於遂手。吾君在前,叱 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 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 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 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 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 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 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 “公相与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 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 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 客。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