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软件过程中怎么避免风险控制(测试软件过程中怎么避免风险控制措施)

测试软件过程中怎么避免风险控制(测试软件过程中怎么避免风险控制措施)缩略图

软件测试过程中有哪些风险?

软件测试过程中有哪些风险?

问题描述:在编写测试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那么到底都有哪些风险要注意呢?如何解决呢?另外这些风险如何在计划中写明呢,不会写“张三可能要离职”,“开发提交代码可能会延期”吧?精彩答案:会员liuchunyanli、贝贝酷、namisang: 设计方面: 风险:(1)没有详细设计说明书; 解决方案:测试人员要在开发阶段对相关设计及需求文档进行分析,对大体模块功能进行分类,分析业务逻辑,在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开发人员沟通。 风险:(2)没有统一的界面设计规范。 解决方案:与项目负责人确认测试标准。 开发方面: 风险:(1)所有模块开发没有统一设计,开发人员有自己的设计方式; 解决方案:与项目负责人确认标准方式,与标准方式不一致的地方全部以BUG形式提交。 风险:(2)需求变更开发。 解决方案:建议将需求变更形成文档,对没有文档的需求变更,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及时与开发负责人确认,并存档相关变更文档。 测试本身: 风险:(1)人力资源; 解决方案:保证稳定的人员安排。 风险:(2)硬件资源; 解决方案:事先分析测试所需硬件资源,及时申请,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风险:(3)版本控制; 解决方案:严格控制版本,BUG以版本为单位进行提交。在测试过程中及BUG确认阶段禁止任何代码更新。 风险:(4)测试时间不足。 解决方案:动员测试人员完成测试任务,必要时,应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怎么才能在app测试过程中避免bug漏测?

怎么才能在app测试过程中避免bug漏测?

对需求评审阶段,对业务需求细节理解不明确,未深入挖掘隐含拓展需求:

改进措施

需求评审前,我们应该先仔细阅读prd及交互文档,先形成自己对产品的思考,通过脑图的方式列出对产品设计的疑问点,从用户或者从行业角度找出产品设计

缺陷点;

需求评审会议中,带着列出的疑问点向产品、开发沟通自己对产品的疑惑和质疑点,多提几个为什么?如何实现?数据获取来源?超出预期的数据怎么处理?缓存处理机制如何?数据保存何处?逻辑由前端处理还是后端服务?后端服务逻辑是否跟第三方关联?

需求评审完成后,按照一定的功能,将需求拆分成若干大模块,大模块拆分成小功能点,然后考虑功能点的具体实现流程

对测试用例覆盖不全面,场景出现遗漏:

改进措施

用例设计完成后组织用例评审

(1)组织开发、产品进行测试用例评审,并抛出用例设计时的疑问,通过产品实现角度、数据存储、产品体验角度对用例进行评审完善。

(2)如时间充裕,组织测试组内用例评审也是非常必须的,特别是一些经验老道或者业务熟悉的老司机们,可以在用例评审上快速的帮忙指出用例的遗漏点,有助于测试人员打开思路,尽可能多的覆盖用户场景,值得注意的是用例评审上遇到不确定的,应立即记录下来,结束后及时找相关人员确认,避免猜测。

根据线上用户反馈缺陷完善用例

产品测试发布上线后,对于用户反馈的缺陷,如果缺陷是因为场景设计不全引起的,我们先分析出现问题的场景是必现还是偶现,如果是必现,我们可以通过和技术接口人沟通,确认该场景的一些具体复现步骤,确认引入原因,解决方案。然后进行测试用例完善:除了补充该场景case外,考虑一些和该场景相关联的场景,将多种场景下测试用例及时完善、评审,增加到用例库中去。

对测试阶段未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执行:

改进措施

测试用例不一定能保证所有的场景和功能点都能覆盖到,但是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质量,尽量避免出现缺陷。

另外养成测试纪录习惯:对于测试阻塞用例、测试fail用例,应该重点关注并记录,在回归测试阶段进行精准回归测试,确保修复bug导致关联功能引入的新bug也能被发现。

对测试环境、测试资源受限,导致缺陷漏测:

改进措施

引入灰度发布测试

测试组在预发布环境上进行回归测试,能基本模拟真实环境执行测试环境无法测试的用例,又不影响线上用户的正常使用。

对开发人员引入的新BUG:

改进措施

代码review

从代码管理层面:开发修复一个bug提交代码自测通过准备提测时,开发团队提交代码进行代码review,引入新BUG的可能性较小。

精准回归测试

从测试自我修养层面:在开发提测后,通过diff代码的方式,了解代码改动点,精准分析改动点对相关联的功能点的影响,将开发人员修复的BUG确认验证,并将相关联的功能点尽可能在app测试阶段通过遍历回归测试到。

TestBird

测试人员如何保证软件质量

测试人员如何保证软件质量

这种问题没有特别的解决办法 软件有错误人也可能有错误,这是不可能避免的 但是尽量做到最好吧 评审和检查等等工作还是很重要的 呵呵

软件测试如何做安全性检查呢,比如输入什么特殊字符

针对应用安全(网站类型)

第一步 收集信息,你需要了解,一般有多少个url地址及页面、请求的情况等等(一般在你完成功能测试后,已经知道了)

第二步 分层检查 简单的来的话,分2层,页面层,针对输入框进行跨站、SQL注入等字符的进行检查,这是比较常规的方式,在完成这个一个层面的检查后,你可以针对请求层来进行检查,一般问题是出在隐藏的传递属性上,因为,开发常规会对输入的参数进行前后台字符校验,而对于默认的传递参数会忽略掉,而这就是漏洞的所在

第三步 猜测性测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中间件的测试,我们会根据IIS、weblogic、apache等应用中间件的默认响应页面进行猜测,还有一些错误信息页面,比如黄页中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避免

这样的方式比较繁琐和复杂,当然如果有相关的测试工具话 相对可以比较快捷一点,首先它能帮助我们完成信息收集和第一轮的安全检查,根据其的报告,我们可以深入的进行更深层次的安全检查,提高我们的测试效率。

软件开发过程中风险有哪些,如何预防

1开发公司的选择,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提篮子的公司,选择公司最好是实地考察,到公司聊.有的公司看着挺大,实际上真正的技术就几个或者10几个.大部分都是业务,像这样的公司很有可能接单后外包给其他公司. 怎么区分这些公司?很简单,去公司看看是不是都在敲代码,看看桌上有没有电话机. 开发的方式:有的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用套壳的方式开发.这种开发方式成本低,周期快、但是用户体验不是很好,全世界目前都不是很成熟.最好是原生开发的.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信我,纯手打不容易,望采纳

浅谈如何规避生产环境中的性能测试风险

性能测试是针对系统的既定性能指标,制定测试方案,并执行测试,得出测试结果来验证系统性能是否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的测试。 性能测试结果的可参考性与测试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测试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硬件和软件配置与生产环境的不一致、测试数据量和实际生产环境的数据相差太远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参考性,因此,为了获取准确的性能数据,真实的反映系统性能,性能测试应尽量在生产环境进行。 生产环境是业务系统正式运行的环境,一般已经上线使用了一段时间,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真实业务数据,且业务数据随着系统的运行在不断的增加和更新中,因此在生产环境进行性能测试必然会对业务系统产生影响,甚至造成一定的风险,作为测试方,我们必须预知风险,并有效的规避风险。那么在生产环境进行性能测试可能的风险有哪些?我们在测试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规避这些风险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项目经验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生产环境进行性能测试存在哪些风险? (一)测试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考虑到系统的业务发展,通常设定的性能指标会一定程度的高于目前系统运行时承受的压力,在系统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未知的情况下,测试对系统施加的压力可能超过其所能承受的压力,导致系统崩溃,影响系统正常的业务运行。 (二)测试可能会造成数据损坏 在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时,可能会因为系统压力过大导致某些事务未成功执行,从而导致相关数据被破坏;有些操作需要直接修改系统中的原始数据等,这些都可能对系统数据造成损坏。 (三)测试会产生大量垃圾数据 由于性能测试的并发用户量大,而且要重复执行多次,所以会在系统中产生大量的垃圾数据,影响系统的使用。为规避以上的风险,在生产环境进行性能测试时,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手段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

发布安卓游戏过程中测试时游戏被百度安全卫士检测为风险应用,其他的都正常,我应该如何避免成为风险应用

信任或者删了百度卫士,百度卫士个人觉得不好用,可以说是根本没用

软件测试的原则与策略是什么?

软件测试原则: 1、尽早和不断的测试. 2、程序员应该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软件测试应该由第三方构造. 3、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考虑到合法的输入和不合法的输入以 及各种边界条件. 4、注意测试中的错误集中发生现象. 5、对测试错误结果有确认过程. 6、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并把测试时间安排的尽量宽松. 7、回归测试的关联性,原有功能过滤 8、进行版本控制,制定变更测试文档的流程. 测试策略,在一定的软件测试标准、测试规范的指导下,依据测试项目的特定环境约束而规定的软件测试的原则、方式、方法的集合,需在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

如何更高效地进行软件测试的方法探讨

From:柠檬班学习群:333782754

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减少并控制需求的变更;加强软件可测试性的设计;重视并规范技术文档的编写。

1 减少并控制需求的变更

用户需求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基本需求、预期需求和扩展需求三类。其中预期需求是明示的,而基本需求和扩展需求是非明示的。所谓扩展需求是指这些特征在用户的期望范围之外,并且当其存在时将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由于种种原因,软件的需求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软件规模越大,研制周期越长,需求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软件需求不确定性原因主要包括:用户在表述需求时常常带有不确定性与模糊性;随着开发进程的推进,用户对所建应用系统理解的不断深入,对原来模糊的或非明示的需求有了新的认识,随时会提出需求的变更;由于开发人员的领域知识的局限性,导致引发对需求的误解;用户需求的获取过程与描述形式往往采用非形式化的自然语言,以及自然概念中存在的本质矛盾,使需求的规范描述发生困难。

(1)识别项目需求

识别项目需求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为了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首先应充分认识确定需求的重要性,通过与用户的沟通,使用户能充分认识到软件需求的变更对软件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影响,积极参与到确定软件需求的活动中,达到在进行软件设计前尽量确定软件需求的目的。同时在识别项目需求时,除了用户明示的需求外,还需关注用户基本需求,用户基本需求常常体现在项目的领域知识、项目所在行业的相关标准等方面。实践证明,开发人员对领域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项目需求的确定,开发人员通过对领域知识的积累有助于项目需求的确定。

(2)需求文档化及需求评审

按照软件工程化要求,用户应该向研制方正式提交需求文档,研制方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形成产品需求,用户需求及产品需求均需文档化并经过评审,以尽早发现不合理的需求。

(3)需求管理、需求变更的控制

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应对需求进行管理,首先建立需求库及需求跟踪矩阵,在需求跟踪矩阵中反映研制各阶段工作产品与需求的对应关系,并对需求进行需求的双向跟踪。

(4)采用软件需求管理工具

采用需求管理工具,可以提高需求管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使需求管理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推行。需求管理工具可以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帮助团队有效地协作,将需求的变更信息及时传送到团队的每个成员,可以使跨项目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掌握必要的需求详细信息,并对软件项目规划、项目跟踪与监督实施管理。

2 加强软件可测试性设计

在项目设计阶段应注重对软件可测试性的设计。项目负责人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软件可测试性提出具体要求,对软件注释率、软件模块规模、模块圈复杂度、基本圈复杂度、操作数的个数以及过程出口个数等进行规定,在软件设计及编程阶段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可有效地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实践证明,如果在项目设计阶段不进行软件可测试性的设计,待软件完成后再根据可测试性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常常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大量修改对软件质量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3 重视并规范技术文档的编写

技术文档不仅是开发人员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的依据。所以软件相关文档应描述明确详细,组织合理,并根据需求和设计的变更及时更新。同时为了给独立测试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在技术文档中可增加各软件模块的重要程度、重用性及测试历史等信息,使得独立测试人员可以合理分配精力,对重要软件进行重点测试,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测试效率。

3、软件测试方法与组织

3.1 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模块级测试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试图发现功能缺陷或遗漏、界面错误、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及初始化和中止等类型的错误。白盒测试依赖对程序细节的严密检验,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不同的程序点检验“程序的状态”以判定预期状态或待验证状态与真实状态是否相符。在软件测试中,常常结合黑盒和白盒两种测试方法,相互补充。

3.2 软件测试人员

软件测试可由软件开发人员、独立测试人员或用户进行。在组织软件测试时,可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进行组织,使得各类测试相互补充。

软件开发人员熟悉软件需求及被测软件,清楚各软件模块的重要程度和相互关系,了解各软件模块以前的测试及修改等历史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交流较为方便,在测试中能够发现与需求不一致的软件错误。但是开发人员急于证明他们的程序是毫无错误的,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开发的,而且完全能够按照预定的进度和预算完成,这将影响开发人员完成相关测试任务。

独立测试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测试理论水平和测试经验,熟练掌握软件测试工具,并知悉被测软件的功能需求才能够对软件进行系统全面的测试。但独立测试人员有时会缺乏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主要测试依据是用户的技术要求及开发人员在软件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文档,一方面这些文档中缺乏对用户基本需求的描述;另一方面,独立测试人员常常需通过开发人员来进行需求的理解,因此在软件测试中有时无法发现软件不满足需求方面的错误。但这种错误往往从用户角度来看是最严重的。同时,独立测试人员由于对各软件模块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了解不深。有时会影响测试效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软件完成后可提交用户试用。用户在试用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操作,其中包括各种正常操作流程和非正常操作流程。用户试用可有效检验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用户试用中对软件的可靠性等方面也同步进行了测试。因为用户试用方式同实际使用方式非常接近,所以通过用户试用获得好评的软件基本可以满足今后的实际使用要求。

3.3 提高软件测试效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测试人员需要熟悉掌握软件涉及的领域知识,了解软件各项功能的重要程度和成熟程度,掌握测试理论和工具;用户是验证需求正确性的主导力量,应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作用。

在组织软件测试时,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软件测试效率:

根据不同测试人员的特点进行测试分工,单元测试应以软件开发人员为主进行,以保证每个单元能够完成设计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集成测试也可以开发人员为主进行。当软件体系结构完成后,独立测试机构介人;

软件测试人员应注重与用户的沟通,及早发现需求分析、理解不合理的问题,避免今后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进行改正;

对于软件开发人员,需加强测试方法的培训,提高自我测试的效率;

在选择独立测试人员时,尽量选择比较熟悉了解被测软件相关领域知识的人员;

独立测试人员应该在软件开发的需求阶段就参与项目的研制,以便更好地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目标及编写测试用例。通过找出项目中关键的模块和出错率高的模块,可使测试首先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避免发生把过多时间花费在非重要模块的测试而没有时间测试重要的模块的情况;

被测软件在测试中发现了问题,要进行有组织的分析研究,然后权衡利弊进行规范化修改,避免反复修改,反复测试;

规范软件配置管理,通过管理及技术手段,对软件和文档版本进行控制,保障软件测试的有效性。

4、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提高被测软件的可测试性,以及合理组织软件测试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测试效率。随着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得以承认,软件测试阶段在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为了将缺陷和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软件测试将逐步发展成为软件开发每一阶段都要进行而且需要反复进行的活动。软件测试中大量的工作是机械的、重复的、枯燥的和非智力的,但逐步加强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和推广将是今后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基于风险的测试设计:风险在哪里?

基于风险的测试,几乎每个测试人员或多或少在测试实践中运用它。对于基于风险的测试设计,测试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风险在哪里?即识别和分析测试对象中的风险是进行基于风险的测试设计的前提条件。 基于风险的测试设计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启发式分析方法、攻击,以及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其中启发式分析方法由从内到外的启发式分析方法INSIDE-OUT和从外到内的启发式分析方法OUTSIDE-IN组成。本文将对INSIDE-OUT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 INSIDE-OUT的基本思路是从具体分析测试对象的详细信息和背景信息入手,识别与之相关的风险。采用该方法,测试人员在学习测试对象时需要不断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里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更加正确地说,针对测试对象的每个部分,测试人员需要回答下面3个问题。 ● 弱点Vulnerabilities:测试对象有何种弱点或者可能的失效? ● 原由Treats:测试对象在何种输入或者情况下会导致出现缺陷和弱点,并且触发测试对象出现失效? ● 影响者Victims:弱点或者失效的影响对象是谁?其影响程度有多大? INSIDE-OUT分析方法需要测试人员深入了解测试对象,例如:深刻理解测试对象的具体技术实现。INSIDE-OUT并不一定只是局限于测试团队内部,也可以和开发人员合作进行。其常用过程可以是在带有黑板/白板的会议室中测试人员询问开发人员相关的问题(如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开发人员在黑板/白板上画出相应的原理图,并讲解测试对象的内部工作过程;同时测试人员在开发人员画原理图时,快速地思考一些问题。 INSIDE-OUT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可以很快的在测试对象工作原理方面有相当的认同。在测试人员存在疑虑或者不清楚时可以立即询问开发人员。在了解测试对象的工作原理之后,测试人员即可开始查找其中的弱点或者可能的失效。下面是测试实践过程中对INSIDE-OUT分析方法的模拟应用。 下面是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进行INSIDE-OUT的一个模拟场景,测试人员提出有关问题,开发人员解释或者思考每个问题: (1)测试人员指着测试对象原理图中的一个模块问道:“如果这个功能失效,会发生什么现象?” (2)这个功能模块会不会在不恰当时被调用? (3)测试人员指着原理图中的某个部分问道:“ 这里有没有相关的错误检查功能?” (4)测试人员指着原理图中的某个箭头问道:“ 该箭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如果这个箭头的通路不通,后果是什么?” (5)测试人员指着原理图中的某个数据流问道:“ 如果这个数据流出现中断,如何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会出现什么后果?” (6)这个功能能够处理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是多少?具体的性能如何? (7)这个功能和其他功能之间是否存在交互? (8)对这个功能最没有把握的部分是什么?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应该如何测试? 上面的场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INSIDE-OUT方法,因此测试人员得到的也不是一个完整的问题列表,但是以这种方式开始沟通和交流是测试工作的一个好的开端。在开发人员回答相关问题时,测试人员可以了解开发人员的关注点,以及在哪些地方存在不确定或者犹豫不决。从而可以判断开发人员在哪些地方可能没有完全理解需求或者设计要求,而这通常是测试对象的风险所在。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测试人员通常也会考虑如何测试并评估和管理这样的风险。 通常这样的讨论会持续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经过讨论测试人员通常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测试对象。并且对可能的风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从而可以帮助确定后续风险列表和测试策略。 INSIDE-OUT方法的优点很明显,但是该方法的高效应用需要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当然测试人员也可以针对测试对象单独识别风险。